浙江三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92例、无症状感染者1例,绍兴上虞5地调整为...
自12月5日以来,到12月15日16时,浙江宁波、绍兴、杭州三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92例、无症状感染者1例。其中,宁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2例;绍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9例、无症状感染者1例;杭州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1例。针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,绍兴上虞已有5地被调整为高风险地区。
目前,疫情无轻重一说,浙江三地整体累计报告病例已有292例,其中无症状感染者1例,其中还不加上确诊病例的数量,可想而知,现在疫情在国内依然还是很严峻。
本轮疫情浙江三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92例,无症状感染者1例。疫情概况:自12月5日以来,截至某特定时间点(如13日16时),浙江宁波、绍兴、杭州三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92例,无症状感染者1例。这些数字不包括后续转为确诊病例的无症状感染者。具体地区分布:宁波: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1例。
浙江三地新增确诊病例79例,已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421例。自12月16日16时至17日16时,浙江宁波、绍兴、杭州三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9例,其中宁波4例、绍兴75例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(绍兴)。截至12月17日16时,自12月5日以来,浙江宁波、绍兴、杭州三地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421例、无症状感染者2例。
自12月5日以来到12月14日16时,浙江宁波、绍兴、杭州三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达235例,其中宁波55例,绍兴161例,杭州19例,另有无症状感染者1例。面对这一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,浙江省已采取多项措施,其中包括增加对医疗机构、口岸、隔离场所、涉冷链等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频次。
浙江的蝙蝠有病毒吗
浙江的蝙蝠可能携带病毒,但直接传播给人的风险极低。自然界中的蝙蝠普遍携带多种病毒,包括冠状病毒、狂犬病毒等,但它们与人类接触机会较少,病毒通常需要中间宿主才能传染到人。浙江省曾在近年(如2020年后的部分研究)的蝙蝠样本中检测到与新冠无直接关联的冠状病毒,尚未发现导致人类疫情的特殊毒株。
“浙江地区的蝙蝠基本上都是果蝠,以吃水果或者小昆虫为生,本身没有毒,一般也不会主动攻击人,不像南美洲有些蝙蝠,靠吸食其他动物的鲜血为生,有时也会吸食人的血液。所以电影里才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在一起。”阮永明教授说。不过,阮教授提醒,蝙蝠作为野生动物,牙齿和爪子上确实带有比较多的病菌。
家里出现蝙蝠可以联系警方或消防寻求帮助,但更推荐优先联系林业部门或民间动物救助组织。 报警求助的适用性 若蝙蝠困在卧室或有攻击行为,110和119都会响应紧急求助。2023年浙江温州就发生过消防员帮助居民驱赶蝙蝠的案例。
蝙蝠没有毒。蝙蝠是哺乳类动物,主要食物是蚊子之类的昆虫,因此是没有毒素的。蝙蝠虽然没有毒,但其身上携带了数十种可以传染的病毒,包括狂犬病、尼帕病毒、亨德拉病毒等,尤其是尼帕病毒,属于死亡率较高的病毒之一,而狂犬病的潜伏期长、死亡率高。
蝙蝠确实可能携带病毒,但它们并不总是传播疾病。除非人们被蝙蝠叮咬或直接接触,否则即使蝙蝠携带病毒,感染的可能性也较低。 如果您担心蝙蝠传播病菌,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来降低风险。大多数病菌对酒精和84消毒液等消毒剂非常敏感,可以使用这些消毒剂进行喷洒。 蝙蝠对人类通常不构成威胁。
基孔肯雅热在中国的分布情况
1、基孔肯雅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,以输入性病例为主,局部地区存在传播风险。2025年广东佛山曾暴发较大规模的本地传播疫情。
2、我国尚未形成稳定疫源地,基孔肯雅热疫情以输入性病例引发本地传播为主。国内流行现状方面,2008 年首次发现输入病例,曾在广东(2010 年东莞、2025 年 7 月佛山)、云南(2019 年瑞丽)等地发生聚集性疫情。
3、基孔肯雅热在中国南方主要分布在广东、云南、海南、福建、广西。广东:该省的珠三角及沿海城市多次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输入性病例,并且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本地传播的情况,显示出该病毒在广东地区有一定的流行风险。云南:云南的西双版纳、德宏等地也曾报告过基孔肯雅热的病例。
4、基孔肯雅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省,澳门也有输入性病例,湖南省已有输入病例。广东省疫情情况 广东省是此次基孔肯雅热疫情的主要暴发地,截至2025年7月26日24时,已累计报告4824例本地病例。所有病例均为轻症,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,这显示了当前疫情虽然存在,但整体可控。
5、基孔肯雅热主要分布在非洲、南亚、东南亚地区,如非洲坦桑尼亚,亚洲的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越南、泰国、老挝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等。在我国,主要流行于广东、云南、海南省等南部地区。该病于1952年首次在非洲坦桑尼亚南部被发现,随后在世界多地流行。